雖近期各地天津大無縫管廠檢修消息有所增多,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檢修鋼企多為中小型鋼企,各地主導大型鋼企基本保持正常生產節奏,另一方面,這些鋼企檢修多為產線臨時性檢修,而非高爐檢修,持續時間較短,一般維持在1周以內,對整體供給影響有限。鋼廠高爐開工率維持相對高位,環保限產實際效果較為有限。從電爐端看,隨著利潤下滑,目前電爐開工率有所回落,但整體依然偏高。鐵礦石價格表現強勢是支撐煉鋼成本上移的最重要因素。今年淡水河谷事故發生以來已累計影響鐵礦石產量6500-6600萬噸,預計淡水河谷2019財年鐵礦石產量將環比減少4500-4600萬噸。另外,受颶風影響,必和必拓也已宣布下調2019財年目標至2.65-2.7億噸,較2018年至少減產400萬噸。同時,近期市場亦有消息稱力拓或將取消7、8月份的小長協,可能導致階段性鐵礦石供應緊張的情況。雖然其他非主流礦山有一定增產空間,但仍較難完全彌補主流礦山減產的損失,2019年全球鐵礦石供應預計將環比減少300-400萬噸。隨著鋼價下移,廢鋼添加的性價比也在下降,天津大無縫管廠大概率會在維持高爐開工平穩的情況下減少廢鋼添加,降低鐵水產量。若廢鋼添加比例下降,則廢鋼價格也將松動,使得短流程成本線隨之下移。另外,當前焦化利潤大約在300元/噸,且焦炭高開工、高庫存的局面仍未出現實質性改善,在鋼廠對鐵礦石議價能力相對較弱的情況下,鋼廠大概率將通過打壓焦炭采購價來降低煉鋼成本,鋼價成本支撐邏輯也將被削弱。
結合上周庫存數據,全國庫存增超44萬噸,且螺、線社會庫存均由降轉升,需求下滑的背景下,供應端的調整相對滯后,鋼價下行承壓。
雖礦價偏高使得鋼企利潤大幅收縮,但目前國內鋼企暫無明顯減產意愿,因此除非后期鋼價能大幅下跌導致鋼企虧損,否則國內鋼市供給量依然將維持在歷史最高水平線上,對天津大無縫管廠價格的壓力顯而易見。